你是传教弟子还是行教弟子? - 高州六壬伏英馆

你是传教弟子还是行教弟子?
  • 首页 > 周边相关 > 正文
  • 作者:壬主编
  • 2025年3月6日 5:14 星期四
  • 浏览:277 次
  • 字号:    
  • 评论:0 条
  • 字数:1919 个
  • 显示:宽屏模式
  • 编辑

  • 壬主编 2025/3/3

   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,咱们闲聊一个题外话。壬主编哥哥我每每看到网络上特别是某些抖抖上的20出头的中二青年得意的自称自己是“传教师”的时候,我都觉得好搞笑。你知道大显威灵法在传统上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“传教师”吗?是死掉的人,活着的人把自己称为“传教师”,实属可笑,这不是自己咒自己早点死掉嘛。哈哈哈。

     

    好了,进入正题。

     

    其实在客家大显威灵民俗文化当中,很少有“传教”一说,但各位看官你们可以观察下当今的整个互联网,感觉自己的名头没有个“传教师”都没脸出来见人一样,一旦“拿到传教”就开始威风了,上抖抖配上动感的“嘣叱哒叱”BGM音乐,展示自己的各种坛,威风的很,哈哈。

     

    其实“传教”这个说法,据我的调查走访,出现的时间应该也就是过去四五十年,历史不会太久,属于近代产物。属于通俗化的表述方式,全称“传教弟子”,也就是你目前还活着,可以替老师公传扬香火,广收门徒,一旦你百年死了之后呢,你教出来的徒弟,可以在众人前介绍你是“传教师”,因为此时你已经死了,可以用“传教师”这个名头了。

     

    为什么传统上比较忌讳用“师”呢?一般来说,“师”指的是神台上供奉的师公,哪有活着的人自称自己是“师”的道理?所以既然你还活着,那么最多只能自称“弟子”,“传教弟子”就是替师公广接香火的这么一个人,别以为自己很高级,你就是一个“九八佬”,什么是九八佬?北方人可能看不懂,自己去搜索了解一下吧。

     

    那么再早几十年之前,更旧一些的社会到底怎么称呼?那就是——行教弟子。

     

    的确,“行教弟子”确实是更老的称呼,至于有些说法诸如“行教比传教级别高,拥有更高的权限”或者“传教比行教更牛B,行教只是帮师父打打下手,实际传承人还是以传教人为主”种种言论,可谓是各抒己见,今天咱们先不去讨论到底哪种说法更靠谱,我就说说自己的看法。

     

    其实没那么复杂,我认为“行教”也好,“传教”也罢,区别不是太大,基本上可以划等号。只是不同时代历史下,时兴的称呼罢了。就像古代把爸爸称为爹爹,父亲,老爸,都差不多。但如果你非要说区别,确实也有一些细微区别。

     

   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,为什么老传统更偏向于用“行教”而不用“传教”呢?大显威灵法传统上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在客家人内部流传,一般不传外人,相信这个基本规矩大家都懂。既然是内传的法,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传来传去,都是自己的宗族内部,即今天来学法的,有可能是我的小舅子,明天可能是小姨,后天可能是二嫂的哥、叔父的妈,父亲的堂兄的儿子……这些有宗亲关系的人,很难用“传教”去对待他们。


    什么是传教?即我是高高在上的老师,我说,你听,做好笔记,我说什么就是什么,是一种压迫性的,灌输性的知识传授关系,是客家法逐渐从内部外传后才流行的称谓;什么是行教?行教即为代替师公行教,或许你对我下跪,但实际上跪的不是我,是师公,把一切责任推给师公,另外,行教还有另一重意思,即“知识的相互探讨、补充、传授、交流”,大家彼此是相对“平行”的关系,不存在谁的知识更高,谁的知识更低,而是彼此之间,取长补短,一起进步。说句通俗点的话,你二舅的妈来跟你学法,你好意思对她以高高在上的师父身份传授知识吗?那不可能办到,你也不好意思,对吧?这就是为何客家佬传统更偏向于“行教”而少用“传教”的由来。

     

    行教,更偏向于“我代师公来教你”教错了,把你教坏了,将来学了本事作奸犯科,是师公的责任,不是我的责任,因果算到师公头上,红包是我的,因果是你的;“传教”,更偏向于“我来教你”,我负责。你觉得哪种方式更好呢?

     您阅读这篇文章共花了: 
    二维码加载中...
    本文作者:壬主编      文章标题: 你是传教弟子还是行教弟子?
    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xieguangming.com/post-169.html 本文已被百度收录
    版权声明:若无注明,本文皆为“高州六壬伏英馆”原创,转载请保留文章出处。
      昵称   邮箱   主页
    
  • 电话:16762903375
  • 微信:扫一扫网页上的二维码
  • 地址: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人民南路海新建材市场A9-6地铺
  • 程序:emlog
  • 加载耗时:0.373秒
  • 查询数据库:72次
  • 消耗内存:2.4MB
  • 高六壬主编
  • 返回顶部